你都怎麼聽音樂? 應該不會有人不聽音樂吧?

跟著年紀增長,反倒廣度變窄了;

比較不好意思的是我不太愛聽華語歌曲,曲風都好悲情(好聽一點叫抒情),

我實在無法把情緒一整天放在那些歌詞裡,我會瘋掉.

西洋歌曲從小四開始聽,

搖滾我聽 Red Hot Chilly Pepper,REM,The Beatles,....

流行我聽 Madonna,Adele, Sia, Bruno Mars,Coldplay,J Lo,Iggy Azalea....

爵士我聽 Jamie Cullum, Nina simon,Amy Winehouse ....

古典我聽 巴哈,蕭邦,更喜歡 Yo Yo Ma的演奏版本....

以上寫的是我目前一時20秒內出現在腦海裡的,還有6成不在上頭,

人總是會有新音樂朋友,同一首歌一個演奏樂,不同人詮釋,就是另一個全新感受.
 

先講,目前我聽音樂的方式是:家裡的CD 音響,itunes 上的電台,即youtube上隨機亂點的playlist,

youtube上的聆聽經驗很糟, 廣告一堆,它本身就不是一個聽音樂的地方,它的定位是資料庫.

運動時我在手機上下載Mixerbox 3,它讓你好整理youtube上你喜歡的音樂,不用任何下載模式,就組成playlist,

問題在,若不是付費會員,聆聽經驗也是不ok,就是在不動大腦下的湊合著使用.

 

上週末好友Ms. Tan 推薦Spotify,以前都一直閃過它,這次花了一個早上試用,

還特別整理了運動音樂清單,跑步時試聽,趁7天內,感受看看,

心得是,真是不錯,整個聆聽經驗很順暢,媒體介面上使用很順手,

很慎重地在考慮要不要跟進,資費不貴,每個月149ntd;還有第二次機會可以30天免費.

另外,Apple的My music,也一直在抓客人,我想得兩邊好好較勁一下了.

七月把耳朵給Spotify,

八月把耳朵給My music.

 

音樂串流,這股趨勢真是不可擋,這改變了整個創作,消費,收費的生態,一時之間沒黑白對錯,

消費者應該是這個戰局最大的收益者,全世界的音樂都在你手上,真是無法想像,

小時候在收音及前期待喜歡的音樂會再出現,

大一點點買卡帶,

再大一點猛買CD,

後來把這些有體積的媒介放家裡藉由MP3四處走,

現在,全都在手機裡,

這都只是表面上的現象,看不到的是,從一首歌的期待變擁有,

從一張專輯的反覆聆聽直接跳到all you can eat,

該說是洪水猛獸還是仙女手上的魔法棒?

變變變,不變的是免費期後要就得付費,

若只是用歪腦筋去免費獲取,就太不應該了!!!

 

to be continued.....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spotify Applemusic
    全站熱搜

    vidayog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